爱游戏app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 5公里内“幸福通勤”同比提高

时间: 2024-07-18 09:04:55 |   作者: 松香树脂


  ) 7月2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城规院)在京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通勤监测报告》)。《通勤监测报告》显示,相比2019年,上百万人摆脱平均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状态,同比降低1%;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53%,同比增加1%。

  《通勤监测报告》以互联网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数据为依据,选取42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2.3亿人的大数据职住和通勤样本,从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10项指标,呈现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画像。

  城规院院长王凯表示,《通勤监测报告》旨在探索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动态评估城市居民的通勤状态和交通服务能力,为检验城市政府的管控能力与治理水平、监测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实效提供科学支撑。相比去年,今年的通勤监测研究将城市数量增加到42个,重点对35个城市进行了年度追踪对比,并探讨城市建设等因素对通勤状态及相关服务的影响;基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报告增加了第10项指标“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量”,以期从城市空间、生活方式、交通支撑的角度探索城市的碳排水平和减排方式。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等多项国家层面规划都将45分钟通勤比重达到80%以上作为重要目标。《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中等水准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尚有较大提升空间。14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广州、武汉、青岛、大连下降幅度超过3%。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且同比降低1%。1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在提高,6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杭州、南京、厦门、合肥、海口、宁波提升超过2%。

  60分钟以上通勤时间被称为“极端通勤”,主要城市总体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为12%,同比降低1%,超过百万人的极端通勤状态得到一定的改善。上海、西安、成都、南京、厦门、济南、海口、宁波、贵阳、西宁、兰州降幅超过2%。北京依旧是极端通勤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达到27%,同比增加1%。

  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与2019年持平。北京仍是单程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达到47分钟,同比没有增加。

  通勤空间半径反映城市具有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也是城市交通需要支撑的空间尺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体现城市的辐射能力。

  北京是通勤空间尺度最大的城市,半径41公里,比2019年增加1公里。除北京外,武汉、哈尔滨、呼和浩特、南昌4个城市同比增加1公里。

  平均通勤距离是融入人的选择后城市真实职住分离情况的测度,决定着交通设施投入与交通运行压力。42个主要城市中,去除新增城市因素,平均通勤距离相比2019年普遍减少0.1-0.2公里。其中,北京和东莞是平均通勤距离最长的两个城市:北京11.1公里,东莞13.3公里。

  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又称“幸福通勤”比重,反映可以就近职住、步行骑行通勤的人口占比,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测度。主要城市“幸福通勤”比重53%,同比提高1%。14个城市“幸福通勤”比重提升,深圳、贵阳、西宁提高超过2%。深圳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达到60%,同比提高3%,是“幸福通勤”比重提升最多的城市,也是超大城市中的最高水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分析认为,工业化带来的城市规划很大的理念变化,就是功能分区。在城市规划上按功能分区,但这个功能区会慢慢的单一,居住区、工作区、娱乐休闲区分开,带来了慢慢的变多通勤问题。城市规划应强调功能相容性,只有通过功能混合使用,才能在最短距离以内解决居住和就业,包括休闲娱乐、孩子教育等问题,也就相应减少了通勤距离、通勤时间,提升幸福指数。

  合理的通勤出行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每天每万人单程通勤出行的碳排放总量,取决于通勤距离和交通结构,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和交通支撑对碳排放的影响。《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量总体平均值为5.7吨/日,换算每人、每年(往返)通勤交通碳排放0.29吨。

  短距离通勤和绿色出行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超大城市中深圳的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水平5.5吨/日,远低于多数特大城市以及大城市中的长沙、苏州和西宁,还在于深圳市良好的职住平衡、相对较短的通勤距离和超过75%的绿色出行比重。

  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强调线路走向与通勤需求相契合,体现轨道交通布局与职住空间的匹配度。38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车站800米覆盖通勤比重总体平均值为15%。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契合度最好的城市是广州,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到30%。深圳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同比增长4%,是超大城市中增长最快的城市。杭州、沈阳、长沙、昆明、石家庄等城区轨道交通骨架线路增加较多的城市,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提升显著。

  轨道交通规模小的城市,公交通勤保障能力变弱。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公交服务能力的重要测度。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总体平均值为45%,同比没有显著变化。在35个年度可比城市中,13个城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下降,其中10个集中在轨道交通规模较低的Ⅰ、Ⅱ型大城市。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表示,与国外的一些超大城市相比,北京的通勤半径是41公里,并不算长,但通勤时间还在增加,还在于交通系统效率不高。他认为,应该围绕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发展居住区域,提高交通效率。加强轨道交通与主要客流走廊和服务人群的结合,不仅车站周边应与高人口密度相匹配,高密度地区也应有高运力。同时,还能够最终靠弹性上下班、错峰出行的方式解决高峰期出行拥挤问题。



上一篇:【48812】安居区抢抓风口全力打造“国际锂都”引领区 下一篇:最新三公经费、差旅费报销需要注意的几点附《公务员差旅费用报销标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