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app

生育两女后再迎四胞胎女儿月收入五六千夫妻拒绝好心人收养

时间: 2025-03-11 12:28:52 |   作者: 爱游戏网页版


  租住在深圳龙华区的城中村,陈小波每天上午8点多准时骑着电动车到几公里外的公司上班,在外忙碌一天,往往晚上9点左右才能到家。推开写着“欢迎回家,进门笑一笑,烦恼都忘掉”字样的深绿色房门,家里是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大女儿,正上幼儿园小班的二女儿,刚刚四个月大的三女儿、四女儿、五女儿、六女儿,还有全职在家带娃的妻子和母亲。

  陈小波和李霞的家就在深圳龙华区一栋自建房的三楼,周边分布着多家企业和工厂,这栋自建房没有电梯,楼道较窄,家与家的入户门紧挨着。房子是两室一厅,面积不大,不含水电,一个月租金将近1600元。

  推开门,餐桌、鞋架、储物柜、冰箱、大女儿的学习桌、贴墙码放的十几包尿不湿,中央区域再摆放下一个双层儿童床,客厅显得满满当当。客厅的尽头是晾晒着衣服的阳台,灶具也安置在这里,兼具着厨房的功能。

  2024年8月23日,已有两个女儿的陈小波和李霞又喜提四胞胎女儿,四口之家瞬间放大一倍,“扩容”为八口之家。四胞胎出生后,陈小波的妈妈柳英红(化名)便和儿子、儿媳住到了一起,李霞也当起了全职妈妈。平日里,柳英红带着四胞胎中的老大、老三睡次卧。陈小波、李霞夫妻还有二女儿以及四胞胎中的老二、老四则睡在主卧。虽是主卧,其实面积并不大,床只有一米多宽,容不下5个人,李霞和两个小家伙睡在床上,陈小波和二女儿便在床边打地铺。

  客厅中央的双层儿童床,上层堆衣服,下层便是大女儿休息睡觉的地方。就这样,几十平方米的出租屋住下了奶奶、爸爸、妈妈、六个女儿一家九口人。

  陈小波的老家在江西九江,20岁时,他随哥哥来到深圳打工。在深圳闯荡几年后才来到现在的公司。后来,陈小波和来自广东梅州的李霞相识、相爱。2014年,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组建家庭。大女儿和二女儿相继出生。

  “房租、水电,一个月2000多(元),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家庭月收入不到1万元,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来自异乡的陈小波和李霞,也逐渐感觉到背负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2024年1月,李霞的月经推迟了十几天,她买来验孕棒检测,显示两道杠,她又怀孕了。

  “第一个月检查是一胎,到第三个月检查,医生先说是双胞胎,后来再一看是四胞胎。”医生告诉他们,李霞怀的是“单绒四羊”四胞胎,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四个胚胎的概率为几十万分之一。双方家庭几代人都未曾有过双胞胎,此次李霞自然怀上四胞胎,这让亲友们又惊又喜。

  然而短暂的惊喜之后,摆在面前的是现实的左右为难。“那么多孩子怎么抚养,我一个人也带不过来。”柳英红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而李霞的妈妈却说:“孩子是礼物,既然来了就是缘分,要好好考虑考虑。”

  李霞和陈小波曾想过减胎,但医生表示,李霞这样的一种情况,减胎风险很大。“四个孩子很给力,状态很好。”打掉舍不得,减胎有风险,最终夫妻俩决定留下不期而至的四胞胎。

  8月23日上午,李霞被推进手术室,四胞胎提前一个月降生。因是早产儿,四胞胎一出生就住进了保温箱。医生告诉陈小波,宝宝们需要在保温箱里住一个月左右,大概要花五六万元。“我当时以为总共五六万,自己凑凑能拿出来。”然而,第二天陈小波再去询问才知道,不是四个宝宝总共需要五六万元,而是一个宝宝就需要这么多钱。

  “我是打工族,收入方面比较微薄。如果后面有大量的(治疗)费用的话,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会很难。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士能够给予一些帮助,我线日,在四胞胎姐妹出生的第六天,承受着空前压力的陈小波在媒体采访中向社会求助。

  “有两个了还生,知道养不起还生?而且四胞胎对妈妈来说生育风险多大,他不知道?”“虽然是喜事值得恭喜,但是生之前是否也应该考虑过哪来的钱养啊?”“喜提四胞胎变八口之家,压力变动力,未来可期!”报道发出后,质疑和祝福相伴而来。

  陈小波逐条翻看评论,从正面的反馈中获得慰藉,但同时也被一些争议性的讨论所困扰,实在忍不住,他在一条恶意留言下回复:“真心祝福的,我十分感激,我不强求帮助,但请你们嘴下留情”。

  即使已过去几个月,柳英红仍心有不平,她没办法理解网上为何会有那么多质疑声:“生孩子是喜事,能出手相助的,我们感激,不想帮的也没必要骂人”。

  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网暴”,但紧接着来自各界的切实帮扶,还是让一家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暖意。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的奶粉、尿不湿还有衣服解决了陈小波和李霞的燃眉之急。

  12月23日,四胞胎姐妹整四个月大了。“刚出生的时候差不多都是3斤2两重,前一段时间做体检,已经十来斤重了,老二稍微轻一些,九斤多。”宝宝们很健康,正在一天天长大,李霞有一个长长的名单,她说一家人要感谢的人有很多:“感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和护士,宝贝们在保温箱最近一段时间,被他们照顾得很好,还要特别感谢医院的翁社工帮忙联系了那么多好心人;感谢公司老板帮我们支付了宝宝们的部分医药费三万元,也很感谢公司同事们给予现金帮扶;感谢四季南山赞助192罐奶粉;感谢深圳市政府领导、市妇联、民政、街道和社区,在第一时间上门送关怀,给我们送物资与帮扶;感谢大和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送来奶粉和衣服;感谢春苗基金会赞助尿不湿;感谢附近的宝妈送来衣服和尿不湿;感谢我的闺蜜玲铃送来的奶粉和益生菌,还要感谢闺蜜小清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帮助过我们,却不曾相见的好心人……在这里我们一家人真心地祝福你们好人有好报。”

  8月底,经新闻媒体报道,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家庭。有人打电话到医院询问能否领养,还有一对广州的夫妇专程到家中看望,希望捐助20万元并收养一个孩子,类似的请求,李霞一一回绝,“我们连亲属和朋友都没给。”

  也有不少好心人提供帮助,有企业捐赠了半年的奶粉,有基金会赞助了可使用一年的尿不湿,有幼儿园捐衣服,还有好心人直接给他们转钱。

  身边人也充满善意。之前,陈小波的同事过来看孩子,明白他们生活困难,并未留下吃饭,放下东西就走了,“其实饭都做好了。”李霞有些无奈。李霞的朋友从英国寄来了许多奶粉、营养品,给朋友转了些钱却被拒收。

  可即使有了很多帮助,一家人在深圳的月花销也远超于1万元,而陈小波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收入只有五六千元,入不敷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四胞胎的到来加速了陈小波回江西老家的想法。也许等到四个孩子上学的时候,也许等到一家人在深圳撑不下去的时候。

  李霞不喜欢江西。结婚十几年,她只去过一次,那时新盖的房子还没装修,只能借住在表哥家。她只记得,江西的冬天很冷,连烤火都冷,她不喜欢冷的地方。

  以往,除夕是在梅州过的,可今年,“回去是个大工程。”李霞说。一家人准备在深圳过年,城中村没有年味,商店很晚才开门,晚上早早关门,外地人都回乡了,街道冷清。“我们这儿连春联都贴不下。”她看着窄窄的入户门说。

  大人对过年没有憧憬,孩子却充满期待。“我想回外婆家。”琦琦说,那里有同龄的表亲一起玩耍。李霞皱着眉说,今年回不去。琦琦不信,她坚持大舅会在寒假时过来接她。

  12月21日是周六,也是冬至日,这天四胞胎的爸爸陈小波上班没有休息。大女儿抱着四妹(四胞胎中的老二),她说四胞胎里老二最乖。大女儿还翻找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贴在妹妹脸上比一比,让记者看两人长得像不像。大女儿细数着四胞胎的大名,她说还有一个好办法能迅速区分出四个妹妹:老大的手腕戴了一颗转运珠,老二戴了两颗,老三有三颗,老四有四颗。

  中午时分,柳英红趁孩子一时不哭不闹,轻声走到阳台,起火、烧油,打入鸡蛋,准备一家人的午饭。没有一点意外:没有炒菜,又是一顿面条。“一天基本就是两顿饭,没有准点,顿顿是面条。”柳英红说,因为要照看孩子,她们基本没时间下楼去买菜,吃面条最方便省时。有四个小家伙的闹腾,即使最简单地吃碗面条,李霞和柳英红也吃得并不轻松。李霞坐在小凳上,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握着筷子向嘴里扒面条。柳英红刚放下手中的碗筷,屋里又传来啼哭声。

  午后,柳英红抱着四胞胎的老大外出晒太阳。刚到楼下健身区,几位邻居就围了上来。“今天抱出来的是老几?哦,又是老大。一胎生出来四个,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家里压力也大啊。”一位江西老乡瞅着柳英红:“四胞胎一个婴儿车都不够用,现在孩子小还好带些,学走路的时候是真的难带。才几个月,我这老乡眼看着老了不少。”一位邻居边逗孩子,边和柳英红聊着天:“我有一个亲戚,家里条件不错,特别想领养一个,你们说什么也不肯。”柳英红回道,有不少好心人想领养,“一家人都不舍得,把她们分开不好。”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春节,李霞和陈小波还没确定要不要带孩子们回江西老家,他们有自己的顾虑,“老家太冷了,怕孩子们受不了。”李霞和记者说,深圳可能终究不会是他们的归宿,动辄几万块的房价,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明年或后年,等孩子们稍大一点,李霞或许会带着孩子们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深圳,回老家生活,虽有不舍但也无奈。说起四胞胎,李霞和陈小波依然记得乍听怀了四胞胎时的惊喜,他们说,生活虽不易,但不后悔当时下决心留下她们。



上一篇:果业强 果农富 果乡美 官道新貌气象喜人 下一篇:比亚迪“智驾考试”功用正式上线:掩盖领航、泊车合计六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