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20 15:56:41 | 作者: 氟表面活性剂
三个普通人,一间不起眼的出租屋,竟然成为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的有毒食品生产基地。
平凡的街道间,有一间毫不起眼的出租屋,谁能想到,此地竟摇身一变,成了暗藏玄机的“加工厂”。
此团伙分工明晰,恰似一座小型的地下工厂,有人司职原料采购,有人专司生产之事,亦有人担起送货与收款之责。
这个数字令人咋舌,也让我们不禁思考:究竟有多少消费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了这些“特制”的牛肚?
然而,他们的“秘方”却令人毛骨悚然,为了让牛肚看起来更新鲜,保存得更久,他们居然使用了甲醛兑水的办法来进行浸泡。
甲醛,这个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常见的化学品,竟然被用来处理食物,这无疑是对消费的人健康的戏谑。
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为了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竟然丧心病狂地使用工业用甲醛溶液来浸泡银鱼。
这是因为鲜活的鹅肠在市场上往往更受欢迎,价格也更高,而这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消费的人权益的粗暴践踏,更是对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
甲醛的危害众所周知,它不仅有刺激性气味,长期接触还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引发白血病。
将这样的物质用于食品,无异于慢性谋杀,然而,部分不法之徒,为一己私欲全然罔顾消费者健康。
在食品安全这个看似平常却暗藏危机的领域里,甲醛扮演着一个令人不安的双面角色。
在工业生产里,它存在广泛的应用,是众多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然而,当它悄然进入我们的餐桌,就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杀手。
甲醛,其化学名称为CH₂O,是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分子,正常状况下,甲醛为无色且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气体。
长期接触甲醛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甲醛列为致癌物质,想想看,我们的餐桌上竟然有几率存在这样的危险,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而不法分子之所以选择甲醛,正是看中了它的防腐特性,它可与蛋白质相结合,致使食品表面硬化,外观更显新鲜。
就像自贡案例中的牛肚,经过甲醛处理后,看起来确实更加新鲜,但实际上却暗藏危机。
比如“红曲红”和“日落红”这样的着色剂,它们能让食品看起来更诱人,然而,过量摄取此类物质亦可能危及健康。
在这场维护食品安全的持久战中,我们不仅需要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快速甄别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比如,用于检测甲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定量食品中的甲醛含量。
然而,技术再先进,也需要有人去使用和监管,各地执法部门正在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
以四川西昌的“夏季行动”为例,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就破获食品、药品等类案件达13起,抓获嫌疑犯15名。
不过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是保证我们食品安全的强有力保障,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首先,要学会用眼睛观察,假如发现水产品表面异常光滑,或者肉类颜色过于鲜艳,就要提高警惕。
还有就应该选择用鼻子闻一闻,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非常有可能是被添加了甲醛之类的物质。
除此之外,还可以上手,用手进行触摸,如果感觉食品表面异常坚硬,也是一个危险信号。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国际上也曾发生过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比如,日本曾爆发过使用工业用甲醛制作豆腐的案件,美国也查处过在牛奶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案例。
来源:环球网2024-09-26——《男子在鹅肠内添加甲醛卖给火锅店,获刑3年半!》的报道
来源:光明网2024-09-25——《甲醛给银鱼保鲜、染料给小黄鱼“上色”……4起犯罪案例公布》的报道
来源:界面新闻2024-09-25——《工业用甲醛溶液浸泡银鱼卖出196万余元,2人获刑》的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2024-12-16——《3人用甲醛兑水浸泡牛肚保鲜被抓:涉案200余万元,牛肚制品流入菜市场》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80多名娃哈哈老员工创业搞“AD钙奶”,今年要卖50亿,宗泽后是股东之一
瓜帅:我从未理解F*** off和F*** you,所以要继续待在英格兰
U20亚洲杯-蒯纪闻凌空斩 中国1-2澳大利亚小组第2出线人神户!仍有望晋级 米内罗戴帽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650 欧元:法国 JapanNext 公司发布最便宜 27 英寸线K 显示器
联想ThinkBook Flip将于今年夏天发布 配备独特的可折叠大尺寸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