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21 13:20:22 | 作者: 多元酸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土豆涨价59%,洋葱涨40%,黄油创下16年来最高涨幅——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已经让普普通通的家庭吃不消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俄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提议:在全国推广食品券制度,帮助渡过难关。
普京最近也对经济过热和高通胀表示担忧,甚至部分精英开始考虑通过谈判,结束冲突来缓解经济压力。
在过去几年中,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在明面上形势向好,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表现出了强悍的韧性,但内部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了。
俄罗斯的经济表现形式,是以高通胀率为代价的,为对抗慢慢的升高的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已经多次提高基准利率,2024年10月已经将利率上调至21%。
这样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本来就是不健康的,所以现在的俄罗斯经济就是在走钢丝,连《莫斯科时报》都对俄罗斯的通货膨胀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
在24年的前9个月,俄日常消费品通胀率高达13.7%,食品价格直接涨到天上去了,连土豆这样的日常消费品都上涨了接近60%,洋葱和卷心菜的价格涨幅也分别达到40%和34%,这还只是一些平民蔬菜,其他原本就不便宜的蔬菜涨幅更是惊人。
但是一味的提高利率,并不能解决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利率高虽然解决了百姓的燃眉之急,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对公司和银行这些创造财富的机构来讲压力倍增,
就连俄罗斯的巨型企业Mechel,也已经在高利率和低商品的价值的双重压力下,进行了债务重组。
再加上俄罗斯现在是实打实的战争状态,为了取得在战场上的胜利,这两年俄罗斯大幅度的增加了国防开支。
到2024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已经攀升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3%,这一庞大的军费开支不仅占用了本应用于其他经济领域的资金,还拉高了劳动力成本和工资标准。
在如此高的国防支出背景下,俄罗斯的经济慢慢的出现过热的苗头,失业率跌到了历史最低的2.3%,市面上的消费热情高涨。可社会生产的供给能力没跟上,物价不断攀升就成了必然。
经济的过度活跃加上通胀的压力,让俄罗斯面临“滞胀”的麻烦,简单来说就是经济稳步的增长停滞但物价还在涨,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内部政策的失误甚至有可能让经济稳步的增长进一步放缓,逼近零增长的边缘。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阿克萨科夫才提出了食品券制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食品配给了。
其实早在苏联时代,类似的票证制度就曾经在商品供应不足的时候普遍实行过,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才让食品券制度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5年,由于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逐渐更艰难,关于重新启用食品券的讨论再次浮出水面,只是由于涉及的费用太高,相关计划最终被暂时搁置了。
现在旧事重提的根本原因,是俄罗斯的经济又一次进入到了历史性的关口,加里宁格勒州已经计划从2025年起,发放食品券帮助那些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退休人员。
堪察加州则试行了一种专门用于购买鱼类的食品券,而阿穆尔州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俄罗斯专家觉得,这不仅能帮助经济,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俄罗斯家庭在食品上的开销显著上升是个事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家庭难以负担日常生活的基本开支,如果推行食品券制度,不但可以直接减轻这些家庭的负担,还能够最终靠国家的补贴,帮助食品供应商维持市场稳定。
只不过全国推广实名性制度,一定不是破解经济难题的灵丹妙药,最大的问题是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以及他们具体分布在哪里,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
更重要的是国家的钱袋子,能不能撑得住这么大一笔补贴支出。虽然俄罗斯统计局给了些数据,但不少人觉得这一些数据未必能真实反映真实的情况。所以怎样确保食品券制度真的公平、有效,成了政策成败的重要一环。
为了尽全力的推广自己的政策,委员会主席在为食品券制度站台时,还不忘将美国的例子当成典型,食品券项目是美国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之一,每年都有超过4300万人受益,平均每个人能拿到的补贴大约是125美元。
他认为,食品券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缓解经济困境是国际经验,长期来看还能帮助社会更加稳定。对俄罗斯来说,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适的食品券制度,可能是眼下应对经济难题的一项重要策略。
虽然最近两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超出了预期,但这种增长的背后,却是经济明显过热和通胀压力不断增加。
普京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政府和央行已经被赋予了控制增长速度的任务。
2024年12月的一场与商界领袖的会议上,普京就没怎么给高级经济官员留面子,几乎明确表达了他对私人投资因借贷成本增加而减少的不满。
普京还是个明白人,对现有的俄罗斯经济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质疑了,不独普京,很多俄罗斯精英阶层都已经看出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问题,所以通过谈判结束与乌克兰的冲突已经成了很多人的观点。
普京显然注意到了这个观点,尽管他曾公开表示俄罗斯有能力和意愿继续打下去,但眼前的经济压力很有可能已经打不起了。
特朗普的上台或许给了普京一个很好的机会,路透社报道,普京似乎准备和特朗普就停火协议展开讨论,但俄罗斯坚持要保住在乌克兰获得的领土,同时要求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
但不论如何,战争不可能在最近一两天结束,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走出泥潭,未来的俄罗斯经济将会何去何从呢?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当前俄罗斯经济之所以看上去十分强势的根本原因,是呈现的战时经济特征,战争带动了军工业的迅猛发展,加工制造领域成了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力军。
2023年的俄罗斯工业增长达到了4.1%,加工制造行业的增速更是攀升至7.5%,所以俄罗斯这些年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经济高唱凯歌本来就是畸形的,国内的制造产业和军工业带来的纸面数据实在是太强悍了,完全掩盖了经济的隐忧。
庞大的军费不仅推动了通货膨胀,还使投资和消费市场出现了,利率高企的环境让很多企业根本就不敢长线投资,只能追求短期项目以降低风险,短期项目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明显是不利的。
在遭受制裁和出口限制的情况下,俄罗斯加快了再工业化的步伐并大力推进进口替代计划。所谓再工业化就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让制造业在军工、能源和农业这几个重点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俄罗斯准备通过这个策略,降低对西方技术和市场的依赖,逐步实现经济的自我循环。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俄罗斯在部分关键行业的进口替代已经见到了成效。在军工、食品生产和日用消费品方面,俄罗斯企业成功接手了那些撤走的外资公司留下的市场,实现了自我供给。
不过问题仍然存在,电子产品的国产化率依然不高,手机、音响、电视等电子设备,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0%。
看来俄罗斯在高端技术和精密制造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要做到全面的进口替代,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与努力。
所以对俄罗斯来讲,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全面转向东方,尽最大可能与我国经贸合作,毕竟西方国家已经关上了俄罗斯贸易的大门,想要走出去,我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唯一的选择。
现在的俄罗斯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能源、农业和科技等领域慢慢的开始全面加深同我国的合作,在能源领域,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和亚洲市场的开拓,基本抵消了失去欧洲市场的损失。
在农业方面,俄罗斯粮食自给率接近200%,成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的“稳定器”,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我国的支持或许俄罗斯早就在战争中了。
俄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支持在俄全国推广食品券制度 澎湃新闻 2024-12-16
这么大的国家怎会是吃不起饭?土豆这种东西很容易种植,随便找块地都能长,怎会是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