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07 22:52:42 | 作者: 松香树脂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经济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人数为954万人,同比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52万人。
有人说,赶上龙年,人们想多生几个“龙宝宝”。那么,出生人口增长,是真源于生肖,还是另有缘由?
回顾近十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据,2015年底,“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中国生育规模曾在2016年创下峰值。
彼时,1883万新生儿全年降生,大幅拉升往年人数。这一些孩子如今已超8岁,曾在前两年短暂造成过各地小学学位紧张的局面。
而后的出生表现则不太乐观。从2017年到2023年,出生人口不断下跌,社会老龄化加剧。2023年全年902万的出生人数,相比于七年前的1883万,已经腰斩。
2024年954万的出生人口,高出联合国在《世界人口展望2024》中给出的预估值882万人,也高于智库“育娲人口研究”对2024年出生938万的乐观预估。
不少评论将增长归结为恰逢龙年、寓意很好——即,假定人们为了要“龙宝宝”,会抢着考虑生育。
听起来特别有道理,而往年的媒体关注也是如此。比如,2012年新华网的一篇报道认为,2012年或将迎来龙年婴儿潮,打破“千禧宝宝”“奥运宝宝”创造的出生纪录。
不过,回顾最终的生育数据,龙年效应并不明显。2012年龙年降生了1635万人,相比于前后的兔年与蛇年,无明显人数优势。
同1999年兔年诞生1909万人相比,2000年龙年诞生1771万人,甚至有明显跌幅。这种波动,更可能源于育龄人口规模的变化,这时期对应的育龄人口多在1973-1978年出生,而这几年出生人口有明显跌幅。
2000年龙年和2012年龙年,计划生育政策仍在执行,大多数新生儿都是一孩。即便有家庭想赶上龙年生育二胎、三胎,也会受到政策限制。
但至少可以证明,从一孩家庭的数据分析来看,生肖并未对人们的生育年份产生非常明显影响。
首先需要理解,除非意外,人们生孩子是有规划性的——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要有钱的准备。
而这样的计划性,蕴含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里。外出务工、返乡、迁徙......何时生下来,才会何时调整生活模式,比如开始储蓄、换到老家工作,或者把父母接到大城市同住。
欧洲国家的生育高峰出现在一年之初,也就是初春季节,之后逐月递减,该模式可以被称为 “欧洲模式”(European Pattern)。
而“美国模式”(American Pattern)的生育低谷出现在春季(通常为四月),之后逐月递增出生人数,初秋后达到峰值,然后再减少。
这样的节奏,跟当地的节日、公共假期,或者气候有关。比如气候温暖了、有假期了,人们就更有闲心考虑要不要个小孩了。
而在中国,生育节奏跟春节有紧密的关联。即,国人最常见的出生节奏,是春节前后受孕、年末生产。表现在数据上,就是10-12月出生的人,一直是中国出生月份中占比最大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夫妻的协作模式是候鸟型的,也称之为通勤婚姻。
比如,其中一位常年在异地工作/出差(比如,在役军人、工程人员),难以见面。
而春节,是人类迁移顶级规模的定期活动。假期长、意义重,也最有机会团圆。成婚后,一旦有明确的生育规划,最合适相聚的机会便是春节假期。
哪怕两口子之间没有异地生活,春节本身就是“规划性”的节日。一年之初,新一年要做什么?如果新人始终没生育,长辈就会催促。久而久之,形成社会气候。春节受孕,也变成了理所应当的时段。
问题就来了。如果想要在2023年生育,那么最适合生育的时机理应是2023年的春节。但那时候,我们仍处于新冠疫情传播的状态下,药物需求很高。
对于需要慎重养胎的育龄妇女,人们主观上还绝对没准备好。“备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这个搜索词,曾在2023年春节前的几个月内,创下近年的历史搜索新低。
客观上,也不好受孕。根据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者发表的一份研究,相比于2022年6月,2023年3月的中国男性质量整体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时的新冠感染会在中短期内降低男性生殖能力。
因此,稍作休息,2024年成为了理想的时间。春节受孕、冬季生育,中国人的生育节奏又这样延续下来。
山东曾是支持“二孩政策”的生育大省,如今已让位广东多年。2023年,广东有103万的出生人口,是全国唯一破百万的省份。
即,当年合计902万新生人口中,广东诞生的新生儿占了九分之一。由于普遍的老龄化,绝大多数省市的自然增长率都为负数,广东作为仅有的经济大省保持了人口正增长。
这样的生育贡献省,其经济与文化风格,会深刻影响中国总体的出生人口规模。而部分生育率很高的地区,比如西藏、青海、宁夏,由于总人口规模不大,因此对出生数的贡献有限。
纵观广东,以及紧随其后的河南、山东、四川、广西、贵州等,其共同特点在于人口流动大,在外务工多。
比如,云贵川人,在江浙沪务工很多。两广地区,内部流动频繁,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打工。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务工人群遍布全国。
因此,他们看重春节,也受春节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农村乡镇地区的夫妻,通常会遵循春节的节奏来安排生育。
寅等学者的研究有所验证:他们发现,中国人的生育模式里,农村“年初怀、年末生”的季节性特征比城市突出。
因此,结合这些大省的经济与人口特点,进一步确定:2023年春节不是理想的受孕时机。这些积攒的需求,会顺延到2024年的春节。
如果2024年的生育潮,主要归结为2023年被挤压的生育需求。那就能预见的是,这样的上升,只会是暂时的。
而为了维持长期的生育意愿,慢慢的变多的专家观点与文献证据说明,需要明确的生育刺激政策。
隔壁韩国就是这么做的。2024年,韩国新生儿人数为24.23万人,同比2023年增长1.23万人,难得扭转连跌趋势。
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政策介绍:补贴形式分为幼儿园补贴、家庭照护补贴与父母收入补贴。如果选择收入补贴,那么家中抚育1岁以下婴儿时,可每月获得100万韩元补贴(约合人民币5000元),抚育至1-2岁时,每月可获得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0元)。
3-5岁选择进幼儿园,每月再补贴2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400元,残疾儿童补贴翻倍)。算下来,前五年抚育,可拿政府补贴约15万元人民币。
中国顶级学术期刊《经济研究》在2024年末刊登的研究发现,生育补贴政策显著地促进了人们的生育意愿,但存在“阈值”——只有当补贴金额高于一定额度,生育补贴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研究还验证了,生育补贴政策既有激励效应,也有托底效应,即:生育补贴既能提高人们想生育的概率,也会明显降低人们明确不想生育的概率。
在这一方面,湖北的一个县级市天门做了个试验,他们投入3900多万元用于鼓励生育的奖励。
根据地方融媒体“天门发布”,天门市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17%。八年来,出生人口首次实现“由降转增”。
上图为天门市的鼓励生育补助明细表,但主要是针对多次生育家庭。首次生育除非双胞胎,否则暂无补助。
其中,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可获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教师、医生、工人农民等职业人群有额外购房补助。
女性情绪价值也拉满:给你送鲜花、全城免费接送、一站式。如果是体制内人员,还承诺优先晋升。
受政策气候影响,天门的企业也在带头倡导生育。比如,某实业企业推出生育补贴,家中生育,0-14岁之间每月可补贴500-1000元。而天门市的“老乡”们,孝感、宜昌、恩施、荆州等,也紧随其后,加密补贴细则,争做补贴排头兵。
2025年的出生情况如何,难以预测。但对于本身有生育规划的妇女,诚意政策的出台,喜闻乐见。
诚意政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有敢生的勇气,还拥有钱包里的底气。(来源:腾讯新闻)
不要相信这些资本家的数据。自己看到的才真实[捂脸]你看看平时有多少台婚车就知道了,在去生孩子的医院看一看[大笑][大笑][大笑]
我的小区一年也看不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妈妈。过去奔驰宝马的婚车每天都见,现已绝迹
根据特朗普本月2日签署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美国定于5日开始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加征一定的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的人身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频频表态,称美国政府4月2日起将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此举引发广泛批评。特朗普表示,目前关税计划已经制定。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
4月4日上午,韩国就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8名宪法法官一致认为,尹锡悦严重违反了宪法和法律,宣布尹锡悦被罢免。4月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韩国代理院长文炯培宣读尹锡悦弹劾案裁决书。
济南一女子被前男友杀害,为方便二次解剖、寻找证据,法院审判期间尸体一直存放在殡仪馆。4年后凶手被执行死刑,化遗体却需要缴纳近40万保存费。(剪辑:祁泉)
由于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纽约股市4日连续第二天暴跌,4月4日国际金价、油价均下跌。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不断讨好美国“倚美谋独”的当局被狠狠打脸——台湾地区被加征32%关税。靴子落地,台湾民众怒斥: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高关税。
支持特朗普关税?巴菲特紧急回应!美国加州州长: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并不意味着人民意愿”
每经编辑:张锦河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会化媒体“真实社交”转载了一段原本发布在TikTok、后又被搬运至社会化媒体X的视频。该视频以“幻灯片+配音解说”的形式,称美国著名投资人、“股神”沃伦·巴菲特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计划。
美国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称,中国已阻止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向美国贝莱德投资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股权的交易。报道称,中国认为该交易违反《反垄断法》,因此巴拿马港口的股权转让暂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