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10-11 13:39:11 | 作者: 松香树脂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广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环球网】【上观新闻】【极目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有几率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虽说俄罗斯对华免签的政策还在走流程,但国人想要前去俄罗斯旅游也十分方便,办理签证的速度快,在俄方指定的旅游社参团游还能直接免签证。
除了历史滤镜之外,俄罗斯单靠风景也能吸引不少游客,毕竟俄罗斯算是其他欧洲国家的平替。
虽说俄罗斯的人种跟欧洲大部分国家不同,但文化上还是存在不少相似之处,特别是建筑风格跟风景,跟北欧的一些国家十分相似。
首先就是花费了,国内前往俄罗斯的航班不少,很多还是直飞,机票钱就省下一大笔,再者俄罗斯的消费相较于北欧国家来说,简直算得上平价。
再者,相较于北欧国家,俄罗斯的签证办理可以说格外的简单了,这样既省钱、又省心的旅游目的地,怪不得会吸引大批中国游客。
帕劳对华实行落地签,前去旅游十分方便,基本只要准备好往返机票和每日的财产证明就能获得30天的落地签。
独有的热带鱼类和珊瑚礁吸引了不少中国人,但帕劳这一个国家实在有点小,这个假期,帕劳的海底出现了一幕人比鱼多的奇景。
提起非洲大草原,不少人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是稀疏的草地,充满野性的动物,让人热血沸腾。
在游客的设想中,应该是自己开着越野车,看动物大迁徙,结果真到了非洲草原,才发现向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中国人是真不少,在大草原上都能堵车,变成了动物看汽车迁徙。
由于纬度原因,我国境内没形成峡湾地貌的必要条件,所以就很想要欣赏峡湾地貌的美景,只能选择出国,挪威的罗弗敦群岛算是一个热门景点。
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遍地都是中国游客,非流动人口只有2万人的小镇,生生被中国游客“占领”了,甚至会出现了我国高速上固定节目——大堵车。
挪威的大堵车不是特例,瑞士的热门景点也被中国游客“包揽”了,卡丁车也难逃堵车的命运。
在游客的想象中,自己应该是开着卡丁车,在人迹罕至的瑞士山脉中独享美景,现实却是,一群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在山间小路上大排长龙。
罗弗敦群岛上只有一个中餐厅,巴面包逼疯的国人也不管这家中餐厅正宗不正宗了,就算要排队等位,也不愿意继续吃干巴面包了。
一个在挪威旅行的国人吐槽,10月5日的时候,就看见了两个外国游客,剩下的全是中国人,要不是景色不一样,还以为没出过呢。
来华的外国人也算是见识到了黄金周的威力,中国人就像那被泡发了的木耳,遍地都是。
由于我国从9月15日起开始对俄罗斯实行免签政策,不少俄罗斯人选择前往黑龙江旅行。
除了黑龙江,还有不少俄罗斯人选择去上海旅行,这也正常,毕竟上海属于外国人来华旅行的“新手村”。
以往来华的游客,带走的伴手礼是文创、美食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产品,而本次他们买买买的对象换成了电子科技类产品,特别是华为的。
一个俄罗斯人来到华为旗舰店后,试了几款产品后,直接花了14万多,拿下了6台折叠电脑。
除了俄罗斯人,别的地方的游客也不少,欧洲的、中东的、南美的、东南亚的游客像是随机刷新的NPC。
除了上海这个“新手村”,北京也是他们的心头好,做个汉服妆造,直接就能在故宫拍出“人生照片”。
一些多次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已确定进入新阶段了,不满足在“新手村”瞎逛了,而是选择来到相对小众的城市,开启更为独特的探索。
甚至一位马来西亚籍的游客在离境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祝工作人员国庆节快乐。
这个国庆黄金周是真不一般,国人和老外来了一场“换家”式的旅行,不过人口优势在这儿,来华的外国游客还是没有出去中国人多。
这次的国庆节,算是给了外国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说不定之后外国还会流传这样一个都市传说:每年一到10月的第一个七天,天上就会开始下中国人。
不过不管是出国游,还是国内游,都是放松心情的一种选择,只要玩的开心,在哪儿都一样。